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真实现状
时间:2024-11-12 22:22:42 作者:
“十四五”时期,废旧动力电池产生量大幅增长,但拆解回收率不足50% ,再生利用率仅约22. 5%。
电池巨头探路,盈利存在困难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宁德时代从2015年开始,依托旗下邦普循环公司与用户打造了“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的生态闭环,成为国内最早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厂商之一。目前,邦普循环已在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印尼、玻利维亚等区域设立7大生产基地。据了解,2023年,宁德时代回收电池废料达10万吨,并用其制造出1.3万吨碳酸锂,今年上半年累计回收锂电池及废料共计约5.2万吨,与53家公司新增签订回收合作协议。但企业要在电池回收业务中实现稳定盈利仍存在困难。即便是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巨头也在这一板块中承压。据宁德时代2024年半年报显示,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的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4.92%,但毛利率同比下降8.74%,为公司四大主要业务板块中降幅最大。
“小作坊”乱入,行业一片乱象
早在2018年,符合国家行业规范条件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只有5家,而现在已经扩展到了156家。但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有超过10万家企业经营范围含“动力回收”内容,大多为存续期不超过3年的小微企业,仅在1年内成立的相关企业就超过5万家。公开信息显示,与亿纬锂能达成回收合作的上市公司格林美,2023年动力电池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总量为27454吨(合3.05GWh),同比增长57.49%,占中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的10%以上,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31亿元,同比增长81.98%,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为3.71%。年度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305.29亿元,同比增长3.87%,创历史新高,但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34 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对此,格林美解释称,这主要是受宏观环境严峻、行业内卷竞争加剧、开工率低下等综合因素影响。
据位于华东地区的一家正规企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在2015年前后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即使地处新能源汽车集聚的长三角地区,一些小作坊“抢收”对正常渠道回收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2021年以来,正规回收企业“吃不饱”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50%。“每个月参加几次投标,一年多来很少中标。一些‘小作坊’出价总比正常成本价高约10%。”河南省的某企业负责人也无奈表示,公司虽然进入了白名单,但今年只能暂时停产,因为即便通过“加价”取得货源也并不划算。
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拥有动力电池回收相关资质的大型企业为保证动力电池回收效率和质量,在厂房、设备、环保处理、数字化等多方面投入较高成本,在和‘小作坊’的出价竞争中不显优势。”
政策引导,规范废旧电池回收市场秩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仅发布10余项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数量虽多,但其权威性和通用性不强。因此,废旧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仍需克服技术难题、回收渠道不畅等制约,这有赖于法律法规以及标准体系完善。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有序推进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梯次利用,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起到推动作用。
今年8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就修订形成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征求意见稿)》(简称:规范条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源头上对废旧电池进行管理,为废旧动力电池的梯次、再生利用提供了明确指导。规范条件对主要有价金属有效提取回收做出规范。其中,铜、铝回收率应不低于98%,破碎分离后的电极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杂质铝含量低于1%,杂质铜含量低于1%;冶炼过程锂回收率应不低于90%,镍、钴、锰回收率不低于98%,稀土等其他主要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7%,氟固化率不低于99.5%,碳酸锂生产综合能耗低于2200千克标准煤/吨;采用材料修复工艺的,回收利用的材料质量之和占原动力电池所含目标材料质量之和的比重应不低于99%。
在综合利用能力上,规范条件提出,企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应不低于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业务收入的3%,同时还明确,企业应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有关要求建立溯源系统,具备信息化溯源能力并开展溯源工作,将溯源信息及时准确地上传至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应设立专门的废旧动力电池贮存场地,配备红外热成像监控、烟雾报警等安全防护设施等。
所以,政策引导有助于规范废旧电池回收市场秩序。具体来说,应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比如,加强动力电池回收监管流程,加大对非正规企业非法回收、倒卖、运输、拆解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起规范市场的长效机制。随着市场进入加强监管的新阶段,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相关产业也将逐步实现健康有序发展,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动能。
我国动力电池报废量持续快速增长,回收企业产能过剩,但拆解回收率不足50% ,再生利用率仅约22.5%。而原料矿产镍、钴、锂等是国家战略性金属,提升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水平,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技术,理论上镍、钴、锰回收率可达98.5%,利润率可达20%,但实际存在原料一致性较差、酸碱用量大、工艺流程较长、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尤其是,废旧电池Li回收率最高约75%,远低于我国规范条件要求的Li回收率≥85%。
所以,目前培育企业加大废旧电池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力度,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
(来源:锂电在线)